?
作者: lcd顯示屏廠家發表時間:2018-12-24 09:43:33瀏覽量:3414【小中大】
前段時間,一坐落曾有“國際工廠”的東莞手機顯示屏結構件廠提前二個月放“年假”的音訊,讓本已是隆冬季節的顯示屏職業,再添一絲冷意!而觸摸屏大廠深圳廠區的風云,最后也以變相精簡職工三分之二的局勢讓事情收尾,也幾乎等于證明了深圳與東莞的顯現屏職業競爭力優勢不再。
與從前年末和開春各個顯示屏廠的“職工荒”不同,今年年末的“旺季”來臨后,以往那種朋友圈里到處轉發“招工”信息的狀況明顯不見,而且也沒有人再提引薦一個老職工入廠獎勵多少的“福利”了。
據業內了解的一些內情中,呈現出來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首先是因為我國國內商場的手機產銷量都有下降,導致顯示屏職業的總體需求增速降低,讓前兩年新增的產能短口,沒有新增商場來填補,所以,部分職業產能,被集中到了一些上商場公司企業在內地擴建產能上消化掉,然后呈現了那些本來設在沿海地區如上海、深圳、東莞等地的工廠開工不足或產能關閉。
而且跟著海外手機商場的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手機制造產能也開端往當地本鄉搬遷,以就近效勞商場,如印度商場。而隨之而來的是,作為重要大宗配套元器件之一的顯現屏產能,也開端跟著跟進,把產能也搬遷到當地本鄉去建造產能效勞,或由在當地建造了手機配套產能的臺、韓廠商供貨商供應。
其次是職業自動化水平的提高,不但降低了職業嫻熟職工的技能要求,一起也對職工的數量需求,有了大幅的改進。
據汪先生從客戶現場深入了解的信息顯示,整個手機結構件加工范疇,先進大廠在上一年就基本上完成了絲印工序無人化操作,玻璃鋼化工序無人化操作;外形CNC數控加工工序則完成了少人化操作,職工需求量不到本來十分之一水平。
進入到2018年以來,據李星從業內了解到的信息顯現,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困擾手機結構件加工職業和顯示屏加工職業十多年的品質檢測工序也完成了重大突破,盡管還無法在所有的工序上完成檢測無人化操作,特別是在光學檢測方面。
從業內大廠的狀況來看,在非光學的外觀尺寸檢測方面,不管是手機結構件加工職業,如金屬機殼、玻璃蓋板、塑料機身等加工職業,仍是顯示屏部零組件與模組加工職業,都完成了少人化操作,職工需求量至少減少了九成以上。
而在光學品質檢測方面,如透明玻璃蓋板、透明塑料機身、顯示屏、觸摸屏的光學品質檢測方面,經過行業的努力,也基本上完成了光學檢測經過率七成以上,僅三成左右沒有經過光學檢測設備的產品,還需求人工復檢。也就是說,在光學檢測環節,假如自動化檢測技能悉數推行開來,也至少能節約六成的人力資源。
在觸摸屏行業,在推行了自動化加工技能后,2017年我國境內的嫻熟職工崗位減少了約1.6萬個,2018年減少了約1萬個。
顯示模組加工職業在推行了自動化加工技能后,2017年我國境內的嫻熟職工崗位減少了約1.4萬個,2018年減少了約0.8萬個,而整個職業顯現模組的可比產能擴張太約為20%。
實際上,假如重視職業數據的人士也不難發現,手機結構件加工職業和顯示屏加工職業的盈利高峰期,也是在因推行自動化技能成功后的2017年,因為自動化設備的折舊分攤低于前幾年擴產時的資本開銷,產能增加的一起,可比的職工成本開銷大幅降低,讓職業企業的盈利數據十分亮眼。
技能的進步,讓我國的顯示屏行業看似遠離了“職工荒”,然而產能過剩和價格繼續下降,卻讓許多廠商在2018年再也無法享用到如2017年相同的贏利高增加。